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学习心理学会有一种“济世”情怀吗?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学习心理学会有一种“济世”情怀吗?

发布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80次

      正在就读心理学专业或者将心理学作为业余爱好的你,起初,会不会有一种类似于“圣母心”、“救世主”的自我界定?或者是“助人者自助”?又或者,仅仅因为曾经的一些良师益友的熏陶,使你对它产生兴趣?

DSC03671

晓然老师回复;

法国军医有句谚语,“我包扎伤口,上帝疗愈他!”

这句话提醒我们关注自恋的全能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时候”济世“可能也是种用力过猛的态度流露。

用力过猛未必带来好的结果。比如咨询师为了帮助病人而给与很多建议,往往实际效果犹如失眠病人自己清楚应该放松入睡,但无法入眠一样。心理咨询尤其如此!

所有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附加在双方关系的边界或框架之上,一旦越界,关系是会遭遇“破坏”的。

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尤其要注意这种自恋全能带来的影响。这个世界没有哪个人能够成为上帝,更何况上帝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从母婴关系的视角出发,当婴儿度过最早的自恋全能期(3~4个月)之后,母亲是可以开始逐渐慢慢地放松一些和婴儿的连接的,无需再无微不至地全情投入。倘如一个母亲把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到20岁,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成长为何种人格特质。

DSC03725

婴儿的成长经历过依赖的满足之后,需要发展出自身的成长动力,而不是一直紧紧抓住母亲不放手。

咨询关系中来访者的求助动机亦是如此,倘若来访者并无求助或改变的动机,咨询师因为学校或家长的干预而强行介入对来访者的”帮助“,往往适得其反。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家长通过严格的管教孩子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殊不知这样背景下获得所谓好成绩的孩子,他们内心的创造性是被削弱甚至破坏掉的。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育的缺陷。因为这样的好成绩都是在超我的压迫中产生的。严重的情形甚至会导致虚假自我的形成。

换个视角来看咨询关系,有些咨询师努力扮演一个好妈妈,生怕来访对自己有不满。这种关系中也隐含着期待来访者把咨询师理想化全能的潜意识幻想。

作为专业的咨询师,如果能够很好地看清楚关系的真相,自然也就不容易掉入咨询关系中的”陷阱“,才可能帮助来访者发生真正的变化和成长。


cache
Processed in 0.00492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