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亲子关系 > 心理咨询师解读-孩子哮喘与养育方式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解读-孩子哮喘与养育方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1-29 浏览次数:165次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发病率在0.5%~5.29%之间,近年有增加趋势。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0%小于12岁,在哮喘患儿中,70%起病于3岁前,在儿童中,男与女发病率之比为2:10 

      晓然心理专家认为: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小儿哮喘在孩子长大离开家庭后“自然”就好了,这中间除了有孩子身体机能完善、地理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作用,还有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在离开家庭后,逐渐健全了独立的人格,与父母完成了较好的分离,幼年独立与依赖的冲突得到了较好的化解,潜意识不再需要哮喘疾病带来关注或对抗的“获益”,所以就“自然”好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复杂,其发病与特异性体质、免疫学因素、感染、理化因子、内分泌及心理因素等有关。其中的心理因素既可以作为一种病因,与其他因素共同造成支气管的高反应状态,又可以作为一种促发因素,使哮喘患儿的哮喘复发或加剧。目前多认为,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后者为主。有资料显示,由心理因素引起哮喘占哮喘诱因的35%。儿童哮喘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1.家庭关系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母子关系冲突和过分依恋母亲是儿童哮喘的根源,哮喘患儿的喘息实际上代表着儿童要求帮助或依赖的“哭泣”。上述解释是推测性的,难以证实。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的确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如许多研究发现,有些哮喘患儿在父母面前发作很重,离开父母在学校或在医务人员照料下,症状却很少发作。患儿的母亲一般是典型的过分保护型母亲,哮喘患儿常是整个家庭注意的焦点,受到父母的过分娇惯和溺爱,患儿对与母亲的分离特别敏感。有学者认为哮喘发作是患儿对母亲的不断接近和不断要求所产生的逃避行为,哮喘症状不但有争取注意和接近的意义,也有抗议的意味。另有个别父母对哮喘患儿的发病常显示出厌烦情绪,使患儿的心理抑郁、紧张,也可导致哮喘加重或迁延不愈。目前,对哮喘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并未找到一种单一形式的母子关系。

    2.负性情绪  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均已发现,即使没有变应原的作用,具有心理意义的环境刺激也可以促发或加重患儿的哮喘。如面临紧张、激烈的场面,心爱的玩具被破坏,家庭不和,亲子关系冲突,意外事件,进人陌生的新环境等,可以使患儿产生焦虑、失望、愤怒、恐惧、沮丧等消极的心理反应,进而可诱发哮喘或形成哮喘持续状态。许多学者把愤怒、恐惧、惊骇、焦虑等情感称作哮喘患者“致命的情感”。哮喘反过来又可能造成患儿消极的情绪反应,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并进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3.条件反射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很多疾病是个体通过学习或建立条件反射获得的。研究表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某些患儿的哮喘发作有关。如哮喘的发作可使患儿得到母亲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种关爱使患儿得到满足,相当于一种奖励。对哮喘发作起到了正性强化作用,促使患儿建立了内脏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后当患儿需要别人的关注和照料时就会表现为哮喘发作或加剧。前面提及的哮喘患儿在父母面前和离开父母时的不同表现,就可能与这类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有关。再如有些哮喘患儿倾向于在固定的时间(例如上午10点)发作,若将其所在环境中的钟表偷偷拨快或拨慢一个小时,患儿仍于钟表的指针指向10点时发作。这说明患儿已建立了经典性条件反射,指针的指向成了患儿哮喘发作的条件刺激物。还有些实验发现,有些东西的图片会如同其实物一样,引起某些患儿产生明显的哮喘症状。这也是由于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而引起的。

    4.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与儿童哮喘的发病有关。如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城市的儿童,如果是在低收人家庭中成长,他们患哮喘的机会比那些城市富家子女高出20倍,这一方面与低收入的美国人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有关,另一方面显然贫民区居住的人接触杀虫剂等不利健康的物质的机会比较多。此外,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造成的大气污染,、重大社会变动、战争及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儿童哮喘的发病。如唐山大地震影响北京时,该地区有些患儿因地震而哮喘复发。

    5.人格特征  曾有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人格特征多表现为:依赖性强、被动、顺从、胆小、懦弱敏感、情绪不稳定、内向、自我中心、好幻想、缺乏自信、难以忍受挫折、不善表达情感、易受暗示等。但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没有单纯的或统一的人格类型。还有人认为,与其把上述人格特征当作是哮喘的易感性人格特征,不如是作为哮喘对人的个性行为影响的结果。

    (二)心理生理机制

心理社会应激导致的强烈情绪反应,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肺和支气管β2受体交感神经的活动。这些变化一方面直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腺体过度分泌、黏膜水肿,造成支气管狭窄,气流阻力增加,导致哮喘发作或加剧;另一方面可通过促进肺和支气管内的特化细胞分泌组织胺等化学介质,间接造成支气管狭窄。同时,这些心理应激还可通过下丘脑和它控制的垂体而影响免疫机能,增加对过敏源的敏感性,易使外源性哮喘患儿的喘息发作或加剧。总之,不良的情绪反应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造成患儿的口乎吸系统生理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反应性异常,从而诱发或加重患儿的哮喘。而疾病的发作又会反过来造成情绪更加紧张、抑郁、悲观、沮丧,从而又进一步加重病情。这种心身的相互影响可形成恶性循环,使哮喘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二、治疗与护理

    (一)治疗

    1.药物的使用  当哮喘症状发作时,一般推荐至少使用两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大部分在成人使用的药物都可以给儿童使用,但所需剂量却不同。儿童用药一般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计算。有些激素只推荐4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当然,目前市面上新出的一些药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应该在使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最常见的方法是吸人性治疗,把药物进行雾化后喷人鼻腔内。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支气管,所使用剂量较小,副作用也较少。

    2.心理治疗  儿童哮喘是一种多因性疾病.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专家们发现有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无法停药时,如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情况可大大改善。神经精神免疫学研究也揭示,心理治疗对哮喘患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对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哮喘患儿应消除或避免不良的心理因素,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下和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医生耐心倾听患儿的内心感受,给予感情上的理解、安慰、支持和鼓励,使患儿内心的压抑情绪得以疏泄。同时,消除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顾虑,使其树立克服不良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2)家庭心理疗法  此疗法关注的不只是患儿,而是整个家庭。如前所述,不良的家庭关系是儿童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家庭成员以治疗小组的形式,在一起交流,统一认识,增强信心,共同努力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

    (3)行为疗法  对哮喘患儿采用放松训练法、生物反馈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及冲击疗法等均有一定效果。

    (二)哮喘患儿的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憋气,缺氧,有痰咳不出,因而坐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有濒死感,这种情绪波动对哮喘者非常不利,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安慰病人,安定情绪。可以使病儿取坐位或半坐位,以减少胸部呼吸肌的阻力,从而使呼吸感到通畅。为了减少长时间坐位的疲劳,可在床上放一小桌,上垫软枕,以便病人伏在枕上休息或睡眠。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每分钟呼吸及脉搏的次数和节律,注意有无紫绀和出汗,随时准备送医院。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温暖,保持一定湿度。冬季也要每天短时间开窗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以使空气湿润。急性发作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多吃水果,避免吃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海鲜、虾、蟹等。大便要保持通畅,如有便秘,可冲服蜂蜜水或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家属应熟悉病儿服用的药物剂量和方法,及时协助病儿服药。时常轻拍后背以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鼻垢和鼻腔内分泌物。注意口腔卫生,因发作时常张口呼吸,故每隔10分钟应喂些温开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cache
Processed in 0.01267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