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知识 > 曾奇峰 | 5个问答助你了解厄勒克特拉情结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曾奇峰 | 5个问答助你了解厄勒克特拉情结

发布时间:2021-08-29 浏览次数:80次

后台收到有读者提问,关于女孩的恋父情结,小编请来曾老师科普了一下,专业的说法叫厄勒克特拉情结。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搜厄勒克特拉为父报仇联合弟弟杀死母亲的神话故事,里面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今天暂不细说。下面先请曾老师回答大家的问题。

 

1629445706777450


 

01

问:因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女孩内心里面有性羞耻和性压抑怎么处理?

 

曾奇峰: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先改变认知。她肯定有一些性如何不好啊,肮脏啊,别人会怎么看啊,这样一些东西。所以首先从认知层面修正一下性是罪恶的这样一些想法。直接和她讨论就可以了。我相信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面,改变这个认知不会是太难的事情,因为大环境是性的东西越来越开放。而且我相信她的闺蜜啊同学啊中间,也会有一些在这方面属于有正常认知的人。

 

第二个层面就是人格独立层面。过度的性压抑或性羞耻都跟人格是不是完全跟父母分化有关系,因为一个完全和父母分化的女性,她会觉得身体、精神世界都是我自己的,所以在性关系中间,我任意处理它,都是我的事情,跟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任何人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女性的性羞耻感在于,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女宝宝一样,是属于妈妈的。所以她在跟性伴侣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没有被妈妈授权,或是有的人会说,好像有一双妈妈的眼睛在看着我。很多女性会幻想这一点,就是我在从事一件让我满足的事情的时候,我好像没有获得妈妈的授权。

 

还有,一个女性有性羞耻感,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好事情,因为这表示她对性有感觉,表示她已经具备很好地享受性的潜质。所以一旦性压抑或是与性有关系的那些认知被松动,享受性活动就不是问题了。有一些人可能压抑得连性羞耻感都没有了,的确是碰到过这样的案例啊,她觉得性就是一个平淡的事情,既没有羞耻,也没有兴奋,这个可能就是大问题了。这可能就不仅仅是认知层面要改变的问题,而是在非常深的人格层面可能有一些问题。我甚至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甚至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北京大学的钟杰博士有一句名言,他说最重要的性器官不在两腿中间,而在两耳之间。所以性的需要,需要后的羞愧,压不压抑,能不能享受,所有的事情都是脑袋的问题。

 

有时候这样的处理,不一定是发生在治疗室里面。我们刚才说了,有些女性生活在一个非常压抑的家庭里面,但是她住了一段时间女生寝室之后,那个压抑几乎是完全的破了。我甚至觉得这效果可能比心理咨询效果要快,甚至要全面。因为心理咨询就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见面,有时候我们处理的问题可能太局限了。而在生活中间,一个人如果在寝室里面受其他七个女生不断的影响,这个可能比心理咨询效果可能要更好一些。

 

小编:那如果像有的寝室里面对性相当开放,开放到比如说玩游戏的惩罚是裸奔,这算不算是性羞耻的反向形成,或是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是对过往几代人性压抑的反扑?

 

曾奇峰:有可能是这样子的。我给一个有历史局限性的解释,他们如此把性不当一回事,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把性看成性,而把它只是看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洗澡而已。当我们赋予性以真正的性的意义的时候,它一定伴随羞耻感,以及与羞耻感一起的幸福感。

 

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冲突才好玩,如果性像有人说得跟握手、吃饭一样,那性的诱惑力会极度下降。这也是我有点担心再过50年或是100年,性是不是还是一件如此令人兴奋的事情的原因。当然,那个时候的事情我管不着了。就像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管不了我们一样。100年后的人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在性上面有一些改变,而是非常全面而深刻的改变。我们的智力和经验不足以预测他们将如何活着。我绝不会以一个所谓的年长者的身份,对他们过度担忧,好像我们死了之后,他们就活不下去一样。事实是,人类社会一代比一代活得更好。

 

再给一个更深的解释,我们担心我们的下一代没有责任啊,不如我们啊,活得比我们差啊,是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焦虑投射之后的结果。老一辈总是要走的对不对,担心是分离焦虑的表现,需要用担心来保持跟后代的链接;直接说害怕分离会有羞耻感。这种担心属于没把生死看透。

 

当然,我不是说我把生死看透了,我还没看透。我们生活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我们比上一辈的压抑要少多了,但是我们肯定比下一辈的压抑要多得多。我在想,是不是生活在这个中间也是一个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禁忌制造快乐和诱惑,我们在这个年代,禁忌和压抑处在一个恰当比例的配方上面,当然我这个也是胡说啊,也不知道以后的配方是什么样的。



02

 

问:女孩的身份认同比较复杂,所以对女孩的限制太多会是发生在没有被妈妈满足的情况下,还是发现妈妈这个对手过于强大?

曾奇峰:这两种情况可能都会。从心理疾病的发病模型来看,一个是匮乏型,一个是冲突型。当过多地没有被妈妈满足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会形成一些匮乏的东西,比如说各种能力的下降,自我保护能力啊,对现实的判断能力啊,还有抽象思维能力,等等,这些功能会下降。

 

但是如果妈妈这个对手过度强大,妈妈在这个时候就会显出一个矛盾的状态,就是一方面妈妈是一个保护女儿的最强大的人,或是最重要的人,另外一方面她本人就是女孩的对手。这个时候女孩的心里就会形成一个冲突模型。

 

我这样说吧,就是匮乏模型的人一看就是那种很弱的人,你不知不觉会同情她,要给她支持。冲突模型就是这个人在你面前一出现的时候,就像她妈妈曾经是她的对手一样,这样的来访者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她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也可能是一下子你觉得她很弱,一下子觉得她很强,这有可能她在急速转换攻击的方向,就是一会儿向内,一会儿向外。而自我功能有损伤的人,你会觉得她需要非常全面的帮助,极端的情况下有时候甚至要帮助到日常生活自理这个级别。

 

 

 

 

03

 

问:有些家庭里面父母位置颠倒了,这对孩子的俄期冲突会有什么影响?

曾奇峰:还是要看父母的人格。人格跟角色颠倒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说,一个妈妈,她是女人,但是她又有男人的侠义之气,有那种爽朗的部分,而这个妈妈的老公,就是孩子的爸爸,他可能天性就有点弱,他可能对他老婆比他强没有一点的冲突,反而觉得有这样的老婆很自豪,没有对老婆有这方面的嫉妒,两个人能维持家庭的和谐,变成女主外,男主内,这个也没关系,关键是他们两个怎么对孩子。

 

如果他们给孩子提供的是一种只不过是换了角色的关系,妈妈以父亲般的强大和孩子在一起,爸爸以女人般的温柔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形成没有分化的关系的话,这不会有问题。所以,还是看具体他们是怎么样在孩子身上重复他们早年关系的模型的。最后还是归结到他们对孩子的愿望,对孩子的独立的能力的呵护,以及面对自己以后在孩子在远走高飞之后被抛弃的结果,他们有什么态度,这才是决定性的。跟他们夫妻之间,谁更有成就,谁更爷们没有太大关系。

 

 

04

 

问:如果家庭一直是母亲缺席,女儿的能量指向父亲该怎么办?

 

曾奇峰:在这种情况下,女儿的能量指向父亲是没有问题的,假如父亲是一个边界清楚人格健康的人的话,由他带大女儿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因为他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面,如果父亲有健康的人格,肯定也有别的人际关系,而且女儿也会上学,注意力也会指向同学、老师。这个没有问题。

 

我觉得是不是单亲家庭长大的,真的不是一个问题啊,问题还是养育孩子的人的人格是怎么样的。假如父母双方都有人格健康的问题,那么即使是父母成天都在家,制造孩子的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因为两份的不健康会是更加恶劣的环境。

 

但是如果爸爸是一个轻松幽默、不太控制的一个爸爸,我相信女儿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很快乐。而快乐制造健康。这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当爸爸是轻松快乐的,使用防御到了幽默这样的级别,不知不觉给女儿的信号就是,你应该去找别人玩。这样子女儿的注意力也不会高度灌注在父亲身上,所以也不会出问题。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是妈妈带一个儿子,我们知道这是有点危险的情况,因为有可能她跟儿子的关系不是太分化。如果这个妈妈是一个粗心的快乐的妈妈的话,那儿子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细心而抑郁的妈妈的话,后果有点叫人不寒而栗啊。

 

还有人问到,如果是女儿和母亲的关系太粘黏的情况怎么处理。这还是涉及到分化的问题。分化的意思就是,让母亲的注意力也从自己的女儿身上分开一点。有很多办法,一种是工作,一种就是社交,还有打麻将。

 

这样的母亲,我们需要她有个意识,就是一个被母亲过度关注的女儿,特别是成年的女儿,是处在一种受虐待的状态,绝对不是爱的状态。这可能让女儿的各种能力都被削弱,在她自己成长的时候,会有很多内疚感。甚至在她取得成就和幸福的时候,她都会有内疚感。所以她会想办法破坏自己的亲密关系,破坏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状态的糟糕,来缓解她内心里想离开母亲、想远走高飞的愿望导致的内疚。这就是我们看到有些女性,她们的成就和幸福都受限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不会再有别的原因了。孩子的任何能力的受限,都跟父母-孩子关系过近有关。有的孩子具备智力层面的各种能力,但就是不快乐。那我们就需要记住,快乐也是一种能力。

 

 

05

 

问:女性因为小时候关系贫乏,想在亲密关系中塑造一个可替代性的完美爸爸,这是不是属于俄狄浦斯冲突?

 

曾奇峰:这不是俄狄浦斯冲突,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关系的向往。如果他真的找了一个心目中完美的,有他想象的完美爸爸特质的这样一个男人,而且能够好好过的话,那这不是问题。

 

但是糟糕的情况是,她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找了一个这样理想化的父亲,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来说,她的使命就是要把一个理想的男人改造成一个和他爸爸一样的人。这就是很多关系,早期完美后来中断的原因。

 

我们在传播师班讲过一些这样的例子,就是早年受过父母虐待的一些女孩,成年之后的任务就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把一个阳光的青年变成一个抑郁的中年。这是移情制造的强迫性重复,或者说叫回归原状。

 

回归原状的意思就是要把成年之后的生活变成小时候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有好多人想衣锦还乡的原因。衣锦还乡,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但是这个地方他已经是以成年人的样子去面对了。所以很多早期的冲突和创伤,可以被穿着华丽的衣服的他来改变。这其实也起到一个修复的作用。

 

作者:曾奇峰

 

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学知识。

 



cache
Processed in 0.00909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