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R.D.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R.D.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

发布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06次

费尔贝恩的模式认为婴儿出生时的心理是由单一、原始、无明显差异性的自我所组成的。这个自我同他的依恋客体,即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无助的、依赖的。当母亲不能够完全依赖时,婴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挫折感,为了应对这种随时都有可能的无助而引发的焦虑,这个自我便将母亲“分裂”为两个方面,以便在无助状态中保护好自己。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兴奋需求和否定需求,即力比多客体和反力比多客体。这两个部分又和相应的自我的部分力比多自我与反力比多自我——一同被压抑了,同时被压抑的还有自我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感。

 

这样的话,心理构造就包括了:力比多自我以及它的兴奋(力比多)客体,这个体系的特征是兴备与渴望;反力比多自我以及拒绝(反力比多)客体,它的特征是挫折与攻击。

 

这些心理构造被有意识地分裂。而剩下的部分便是婴儿的“核心自我”和婴儿觉得可靠的、关爱的、同时也不会过于引发挫折感和兴奋感的母亲,这就是“理想客体”。费尔贝恩认为核心自我也有着有意识的功能作用。“分裂的" (或被压抑的)向内投射的客体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太容易得到改变或修正,因为它们容易受到压制。不管个体以后的经历如何,它们都更倾向千保持其原始婴儿特性。这是因为分裂体系的存在:亲密互动所引发的兴奋与挫折感似乎会促成自我与他人间体验的不同寻常的、强有力的、突然的转变。即使当下的体验是一种与“真实”他人的体验时也是如此。这种与“真实”他人的互动关系是不同于内化的早期客体关系的。

 

同样,压制也确保了力比多和反力比多体系成为以后生活中移情现象的决定因素。见下图。这个图显示,它们就是这样通过简单有效而持续不断的方式来“耗尽”核心自我的。

 

 17_202101301846101WAC7

 

费尔贝恩的心理结构模型


费尔贝恩描述的另外一个很有趣的内容是:由于反力比多自我对拒绝客体的依恋,它便通过核心自我来有力地强化对力比多自我的压制。

 

需要说明的是,反力比多客体是引发挫折感的“坏客体”,用来防御因感觉被剥夺而引发的愤怒情绪。可以说,反力比多客体有着减少被父母剥夺的感觉的作用,相对千这种有用的功能,其实力比多客体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客体。反力比多客体既包括母亲引发真正挫折的方面,也有幻想中被母亲剥夺的方面。

 

就这样,为了应对这种单相思的爱和非常强烈的渴望,就出现了力比多或兴奋自我,它就是需求的内化。力比多客体会在幻想中实现强烈的而又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会纵容补偿渴望。力比多自我试图要引发的也就是这样的行为。

 

回过头来看一下力比多和反力比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说,受挫导致的愤怒容易让力比多自我和力比多客体的非理性状态更难把握。剥夺感容易驱使孩子合理化兴奋客体,与此同时,也会更加努力地防御因需求感而产生的痛苦。这就使力比多体系很难显露出来以提供解释,比如为什么夫妻对彼此爱的渴望可能被恨和拒绝所掩盖。

 

这两个构架以及冲突的个体感觉引发了心理分析治疗中的移情现象。一方面,患者的行为表现看上去好像他们的治疗师都是一些通情达理而又具有合作意识的帮助提供者。而另一方面,又好像这些治疗师都是其父母,他们会唤醒某种不愉快的渴望,或者他们替代了父母剥夺与不理解的部分,而这正是患者所怨恨的。这些移情元素会对家庭生活和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内在世界会影响他当下的外部世界。


(文章转自心理学空间涉及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cache
Processed in 0.00296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