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丧失与哀伤
发布时间:2017-12-28 浏览次数:295次
丧失的痛苦是一种精神痛苦,因此它带着很强的情感色彩,如无助感、愤怒、失望和嫉妒等,事实上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就需要学会忍受这种分离和丧失带来的精神痛苦,而儿童因为承受能力较低,如果缺乏稳定的与照料者的关系(客体关系),则这种精神痛苦会持续下去,并有积累和增强的效应。
弗洛伊德在他的二女儿苏菲死去之后异常哀伤,在九年之后,他的那份伤痛依然存在,他写信给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朋友, 承认:虽然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丧失之后,当初的急性的哀伤状态会减缓,但是我们依旧无法被安慰,我们也永远找不到一个替代。如果有什么填补了这块空缺,即使是完全填补了,也是不一样的了。实际上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保持不愿放弃之爱的唯一途径。
哀伤是处理丧失的工作。哀伤是一种对丧失的过去、客体的情绪反应,它带着思念的欲望,希望客体能够回到自己身边,它是一种带有抑郁色彩的情感,弗洛伊德在他1916年著名的文章《哀伤和抑郁》中对哀伤有过这样的描述:哀伤是指主体因远离祖国、离别亲人而出现的情绪,它可能会导致主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甚至工作效率降低,但总的来说,它不会导致严重的人际关系退化,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事实上它属于人们处理分离的正常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哀伤就是对失去的过去(客体)纪念的一种方式,而抑郁则是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而不能自拔。
弗洛伊德区别了哀伤和抑郁,他对抑郁的描述为,客体在主体的内心的永久的丧失导致主体的愤怒,他对自己内心想象中的丧失的客体所进行的攻击就是对自己实施攻击,因此,他会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严重的人际关系下降和自我攻击行为,他的正常的社会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个带着未处理好创伤的受害者不能控制自己沉浸在对过去创伤记忆的反复纠缠,回避所有社会关系,饱受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并发展出自己特有的防御方式,如躯体形式,物质成瘾以及性行为异常,其中不乏自伤、自杀和反社会行为,对家人和社会造成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