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效应,只是中年人的倔强吗?
发布时间:2019-09-24 浏览次数:179次
9月16日,周杰伦最新单曲《说好不哭》首发,以华语乐坛王者姿态迅速达成如下成就:
预售平台QQ音乐服务器直接崩溃;
新歌上线十分钟内,销售额破500万,三小时内数字专辑销量超过360万张;
朋友圈霸屏;
微博热搜以“爆”登顶,随后新歌周边话题持续发酵,接连霸占热搜榜前列;
强力催生了海量网络新梗新段子,并令全网为之疯狂转发;
腾讯音乐股价在新歌发布期间直接上涨1.24%。
杰迷们欢天喜地,奔走狂欢,锣鼓喧天的氛围堪比过年。
但这次时隔一年之久的作品,在巨大的流量中也受到不少质疑,很多人认为旋律歌词都一般,不抓耳,不走心,充其量算是一首口水歌,豆瓣评分直线跌破了6分。
还有人开始质疑周杰伦 “江郎才尽”,沦落到卖情怀刷KPI的地步。
这不是赤裸裸向杰迷们宣战的节奏吗?
难道忘记不久前在和蔡徐坤battle中名震四方的“夕阳红粉丝团”了?
毕竟 “周杰伦效应”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他,虽然主营业务已经变成了喝奶茶、秀恩爱和到处玩,但江湖似乎依然在由他号令。
这个男人,究竟为何能经久不衰?
1.
“青春证人”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周杰伦的粉丝大部分是80后、90后,这一部分人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控制着主流话语权,一个“青春证人”就能煽动往日情怀,进而由他们发酵为超强热点效应。
这个说法对,但是不够深刻。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肩负着重要使命:寻找自我认同。
幼年时期的我们依附父母存活,父母是全能的“神”,满足我们的一切幻想和崇拜。
进入青春期,个体分离化进程的加速,自我逐渐形成,我们在叛逆和挣脱之中开始重新审视父母:原来心中的英雄和超人会衰老,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弱点,甚至有那么多可笑又老掉牙的观念,不过也就是个普通人。
神话破灭之后,在这个敏感、自恋而又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年纪,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父母的完美客体,继续去发展和完善自我认同。
这个客体将满足我们的两个心理需求:
第一,对理想自我的期待和投射;
第二,对情感依附的弥补。
换句话说,偶像身上具备某些我们也可能拥有,或者想要拥有,但是却因为种种因素还没能活出来的特质,而他却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了,这是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对他认同,就是对理想自我的认同。
同时,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萌发,与父母关系的疏离,思想分歧的加剧,让人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到更加完美的偶像身上:这个人比父母更懂我、思想言行更符合我的style,我们才是同类。
于是,当这个唱着“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兮”的男生出现时,大批曾经的少男少女们被shot了,争相效仿。
他的音乐风格又独特又潮流,完全可以代表我的酷!
这个男生好害羞啊,可是又那么有才华,这个性我太喜欢了!
另一方面,周杰伦的曲风多元,题材广泛:
《简单爱》《星晴》《晴天》唱的不就是我朦胧又美好的初恋吗?
《枫》《说好的幸福呢》《搁浅》简直就是失恋时候的我本人!
《稻香》《蜗牛》状态低迷时必备循环励志单曲啊。
《青花瓷》《菊花台》《烟花易冷》传递传统文化意境之精妙,中国风太美了!
音乐是联结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纽带,周杰伦的作品在引起一次次灵魂共振之后,随着青春期隐秘、变幻而独特的心思,被悄悄埋藏进了潜意识深处,而周杰伦则成为了重要的“青春证人”。
虽然在奔腾的岁月大河中,粉丝和周杰伦一起长成了发福的中年人,可是只要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那些生动的记忆总能被重新唤醒。
二十年之后,周杰伦长盛不衰,因为这届中年人依然深爱着自己人生中最绚烂而又充满遗憾的那个篇章。
2.
当别人质疑偶像时,他在质疑什么?
两个月之前名满天下的“坤伦大战”,起因是当今流量小生蔡徐坤的粉丝发现微博超话榜中周杰伦根本排不上名,于是质疑周杰伦没有粉丝,徒有虚名。
80、90后“夕阳红粉丝团”本来早已成家立业,安心忙于事业家庭,将追星神坛拱手让给年轻人,这个时候突然万众一心齐齐上线营业,纷纷开始跟着00后学习超话打榜,通宵达旦为偶像做数据。
经过与蔡徐坤粉丝的一番鏖战,最终超越蔡徐坤,把周杰伦送上超话榜第一名。
质疑没粉丝?你当我是空气??
“没粉丝”代表年轻人认为周杰伦已经过气,或者对他过往辉煌表示怀疑。
由于偶像是理想自我的代表,理想自我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当被质疑时,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遭到了攻击和怀疑:
他是我渴望活出的最佳状态,你连我的理想自我都质疑,那就是看不起我咯?
所以,如果你对别人(尤其是小年轻)的偶像出言不逊,大概率是要被群起攻之的。
而对偶像过往成就的怀疑,相当于是对年轻时那场盛大的集体无意识共振的怀疑,对杰迷曾经暗恋的女生、失恋的眼泪、友情的默契、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等心路历程和美好记忆的怀疑。
炽热滚烫的青春在人生中极有分量,一个人对自己过往的否认往往意味着不忠于自我,而当别人质疑自己过往重要经历时,自我完整性也会承受强烈的攻击和撕裂。
于是,这次质疑成功激起了杰迷们的情绪和防御,“夕阳红粉丝团”就地成立,表面上在维护和证明偶像的人气和魅力,实际上也是在积极捍卫自我。
有趣的是,这场battle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中老年粉们的盛大狂欢, “大型夕阳红团建现场”的杰迷皆因“青春证人”重新回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找回了一把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也正好说明了集体无意识力量的强大,一次共振就能掀起一场海啸,而深刻融入青春的周杰伦,也被赋予了“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强大号召力。
但这次周杰伦的新歌被铺天盖地的质疑,大部分杰迷却保持了中年人peace&love的特质:
新歌平心而论确实不如过去的作品惊艳,但不妨碍继续支持和喜欢。
说杰伦江郎才尽的,各有各的看法吧,大家开心就好。
只要不挑战杰伦和我们的青春,一切好说。
不再针锋相对并非热血已冷,而是有了更加整合、包容而有弹性的态度和视角,“眼睛里能容下沙子”的人格,是更加成熟饱满的人格。
3.
一些关于追星的启示
人民日报曾就“坤伦大战”发表评论:偶像会发光,这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而是一场联合致敬。
我解读的话,这里的致敬有三层意思。
首先,是致敬每个时代年轻人的理想自我。
时代不同,理解不同,追求也不同。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偶像,这独一无二的光芒,代表着那个时代年轻人渴望的理想状态,也凝聚着他们对自我的期待。
不仅是周杰伦,如果罗大佑、刘德华、周润发等等更早时代的偶像被喊话,相信“夕阳红团建”同样会开展得轰轰烈烈。
这是时代大环境中,年轻人个性、思想和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没有高下之分。
不论是流量派还是实力派,每一代人的偶像都值得被尊重,这也是对每一代年轻人理想自我的尊重。
不理解、不接纳都OK,你可以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但没必要相互攻击。
其次,是致敬成长。
人到中年,杰迷们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周杰伦也逐渐从当初的“理想自我”变成了见证青春的“老朋友”。
面对质疑和攻击,杰迷们的态度大部分时候是沉稳冷静的。
即使在和蔡徐坤的battle中,杰迷到后期自娱自乐的成分更多,大多数人对待蔡徐坤的00后粉丝也全程保持着宽容的姨母笑。
随着人格的成长,自我整合度越来越高,对待追星的态度也会日趋理性。这个时期的他们,慢慢活出了自己,已经不需要周杰伦来“代表”了。
所以,如果家里有个狂热的追星分子,父母可以保持乐观一些的态度:
“追星”也有它的成长节奏,请在合理的程度范围内给予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并且,出于“崇拜与认同”,追星过程中优质偶像的某些特质将会融合入孩子的人格底色,帮助他们更好的发育和成长。
比如《中国好声音》播出时,就有不少优秀的原创歌手表示受到周杰伦的影响走上音乐创作之路。
聪明的父母,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偶像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成长贴合得更紧密,同时也要警惕不良偶像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是对青春的致敬。
现在的蔡徐坤也好,tfboys也好,正在与当代年轻人的青春发生共振与融合。
正如二十年前的周杰伦一样,这些偶像在用自己的个性、思想和作品,陪伴着少男少女们经历着明媚而忧伤的青春,见证着他们金子般绚烂的美好时光,也将被深深埋藏入这一代年轻人的集体无意识。
想想若干年之后的某天,已经打磨成熟的00后也许也有机会组建属于他们的“夕阳红粉丝团”,从柴米油盐中抽出时间,参加一场“一个亿的项目” ,在集体的盛大狂欢中,缅怀自己的青春时光。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作者:MISS蔷薇 社会工作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换个视角看世界,发现更多可能。
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